这个人的世界——苏米乐

钱塘江观潮,尽享自然之浩荡;西湖泛舟,饱含清幽雅致的意味。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经漫游在山中。

山里有几位高僧,坐着矮凳,围着一张石桌,他们善品,和尚们坐在一起。“这是三沸水,用泉水、文火煮新茶,一沸水太嫩,三沸水又太老,而煮茶之妙处在于听、嗅把握二沸水。各位高僧品一品?”三沸水?这一定是苏轼。老和尚们端起茶杯,品完,逐一称赞:“妙哉!妙哉!这茶相比我们煮的,肯定更胜一筹啊!我们甘拜下风。”

苏轼酒量小,于是专心于茶道。他不仅煎茶、磨茶,甚至种茶树。他在《种茶》一诗中写到:“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一个人爱茶道,自然也爱喝茶。

来来回回,走到於潜县,见一座寂照寺,寺内有绿筠竹,其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绿竹郁郁葱葱,风一吹过,沙沙作响,令人心旷神怡。身旁走来一人,也沉浸在这个幽雅的竹林中,他欣赏着这片竹,说道:“生活千回百折,离开我那眉山老家不知多少年了。这陌生之地竟如此似老家的竹林,难得,难得!”“您是?”我心中想着眉山离此处近千里远,此人必定做过官,闲暇之时来放松一下吧。“我是苏轼,前不久刚刚调到这里做个小官。我看这杭州的景色甚是美,不好好欣赏一下可惜了。”接着,他又找了个桌子,坐下,提笔写下了《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苏轼也正是借助了竹子的高洁意象,表明他对雅士与俗世的看法: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一个情操高尚、品行正直的雅士,就如同傲雪凌霜的竹子一样,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俗态媚骨。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实则俗不可耐。

一首小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率性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世界,便是两个词:率性,自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