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唐晨瑞

一封封质朴的信,蕴含着父子间最真挚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背后,是父亲包容又严苛的爱;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教诲,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这就是钢琴家傅聪与父亲傅雷书信的点点滴滴。这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一部呕心沥血的成长记录。

《傅雷家书》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期间傅雷夫妇与在波兰求学的长子傅聪的书信。记录了傅聪由钢琴学童到世界瞩目的钢琴家的成长过程。书中有傅雷夫妇对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千个叮咛万个嘱咐,有亲情间的心灵沟通,是傅雷夫妇留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当时,通讯根本不发达,远隔重洋的他们,只能凭家信慰藉思念之情,“家书抵万金”,见字如面,书信让他们近在咫尺。这些纸上的家常话如涓涓清泉,滋养着这个学童;如冬天的阳光,温暖着这个学童。让身在异乡的他,感受到亲情的温度。

印象最深的还是傅聪比赛前后半年中父子的往来书信,两人几乎站在对立面上,对彼此的音乐见解持以反驳态度。字面不显,却能在笔下窥见一斑。傅雷在傅聪的音乐创作之路上,无疑扮演者一个良师益友的身份。这其中,有反对,有支持,但体现出来的,全是那不善于用言语表达的亲情,爱,期望。也是这些,才造就了傅聪的一切。傅雷对于傅聪十分严格,这才有了本书第一章傅雷对儿子的忏悔。在生活中,我的爸爸对我也很严格:即使在自己家沙发上也不能坐姿随意,饭桌上不允许讲话……我常常为此抱怨,“为什么管的这么多!”但却深知,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为了让我成为一个有家教的孩子。

这让我想起我的爷爷。我记忆中的他,是一位生意人,英气风发的,却不常见笑脸,总是板着脸的他,让我在有意无意中疏远。但是得知他得病起那天,我便开始认真端详他。却发现,他严厉背后,隐藏着对我无尽的温柔……

棺材合盖之前,我最后一次抚摸躺在棺材里的那个人,悲伤而疑惑。这个瘦脱了形的人,一动不动的人,怎么可能是我爷爷?整理旧物时,发现它们叠的整整齐齐,如同最乖巧的猫咪一样卧在爷爷乱七八糟的遗物中。种种孤独,种种惊惧,挟持了爷爷,也挟持了我。

都说“人死如灯灭”,可爷爷去世了以后,他的灯才慢慢亮起,慢慢照亮我们最真实的内心,和我们往后的道路。

所以,我们要理解我们的亲人。傅雷的教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如他本人一样。

我诞生在了一个与傅雷完全不同的时代,一直以来的幸福团聚让我们缺少了书信的交谈,但那份来自父母细致的关怀,那些点滴的爱仍然熟悉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何时,无论爱的表达有什么不同,从傅雷的家书中,我更看清了这份爱,我会在淡淡的清欢中感受爱,感恩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