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荐《夏》-岳马颖泽

-作者:蒙曼

熟悉中国古代诗词的朋友肯定清楚,一年四季里头,写春天和秋天的诗多,写夏天和冬天的诗少。这个多和少是什么比例呢?我虽然没有精确统计过,但是,大体感觉,差不多应该是分别占85%和15%的样子,甚至比例还要再大些。

为什么诗人如此伤春悲秋呢?我想首先是这两个季节的转换特别明显,春天树叶绿了,秋天树叶黄了,这不就是生命的轮回吗?当然会让人产生深深的感慨。相反,夏天也罢,冬天也罢,更像是春秋的加强版,给人的印象就没那么突出。另外,春秋两季,天气不凉不热,正适合出行。所以,诗人们春日临水、秋日登山,游兴大发的同时诗兴大发,好诗自然就喷薄而出。再加上趁着春秋两季出远门的人多,光是送别诗就数不胜数,这样一来,春花秋月也就成了古典诗词的主旋律。

相反,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大家都藏在屋子里,整个人都不活跃,诗兴也就没那么活跃了吧。不过,夏天自有夏天的好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自然到了夏天,都是蓬勃热烈。与之相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人到了夏天,却往往要寻求一份由内而外的清凉,愿意静下来思考,静下来体味。这样一来,写夏天的诗也就有了一份清凉的禅意,和自然的缤纷热闹相映成趣。动静相宜,冷暖有度,这才是中国人追求的境界!

(出处:《蒙曼品最美唐诗—四时之诗》-《夏》)

推荐理由:我向大家推荐《夏》,这篇文章出自《蒙曼品最美唐诗—四时之诗》。首先前言便打动了我,富含哲理,也指出了夏诗的写作方向,有画龙点睛之妙。后续文章则更精妙,写了《夏日南亭怀辛大》等诗的品赏。从大到小,由整体分解到局部,再细化到字、词,却又句句围绕“夏”这一条主线,循序渐进,文章结构一目了然。作者在赏析文章时,见解独到,从“夏”的主线上衍生出更多故事,又与诗联系紧密,夏不离诗,诗不离夏。此外,作者也将自己的想象融于其中,文字富含哲理,衍生出的故事,能从中得到的感悟,得到的成长,作者却没有写出来,近在咫尺,只待读者自己去悟透。而且其中很多感悟,都是作者自已的见解,十分独到,不像诸多诗词品赏类的书,大体相同。我能从《夏》中,体会到诗词不同的韵味,理解更上一层楼。而每一首诗,都是按其所写时节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顺序来排的层次进然,步步深入,一点点揭开夏诗韵味之美。修辞手法的巧妙活用,与诗本身的层次互相配合,环环相扣,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十分顺畅。我非常喜欢这种在故事与想象间悟透唐诗的阅读,所以推荐大家去读,去感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