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容易——袁嘉成

在中国5000年灿烂的岁月中,人民,无疑是有疾有苦。好在,幸运的是,每一次灾难的发生,总有一些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当朝忠良,一代天子在帮助他们。而这些人,他们都真的不容易。

苏轼,作为北宋一代忠良,他有着无限的意气。时而有‘‘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洒脱,时而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忧郁,时而又有‘‘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的酸楚。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在官场上是真的不容易。

刚刚获得皇帝青睐的小官苏轼,高高在上的宰相王安石,本互相传达诗文的他们,却因一次政治变法而成为了敌人。

宋神宗时期,宰相王安石提出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变法力度之大,几乎空前绝后。青苗法,市易法等等。法是很好,一时间国库充足。可是,由于底下当官的太贪,人民意识差,民间瞬间水深火热,民众苦不堪言。当时,朝中就出现了两名反对新法的代表—司马光和苏轼。

司马光和苏轼都在努力着,不断上书民间疾苦,可是,在王安石的力压下,他们无法成功。司马光一气之下走了,只留下了苏轼。谁又能说苏轼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呢。可望向民间疾苦的百姓,他明白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蓬发着,不能走!!还有百姓,还有你们的未了的心愿,所以,我一定不会走!

王安石总觉得自己新法不用多久就会成功,其实也不无道理,但百姓却等不了多久。深知这一点的苏轼被迫调去杭州,这样才不会影响王安石的全盘计划。苏轼依旧没有放弃,他一边游览西湖美景,写下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一边与杭州太守一起反对新法。北宋是个有趣的时代,苏轼可以公然违抗新法,杭州一时回到从前的富饶。苏轼的抵抗有了成效,可他无法松懈他的目标是全国!他一边上书朝廷,一边联合同样反对新法的人,包括王安石的先生,欧阳修,他的父亲弟弟,苏洵苏辙。他们甚至公开贴示,痛骂王安石,还骂到天子的头上。

公元1085年,神宗驾崩,王安石也再也没有精力负隅顽抗,熙宁变法终告失败。苏轼也最终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先不说苏轼对新法的失败有多少贡献,但是他的坚持,为民,挑战上层,处处都是真的不容易,用着自己微小的权利,为了人民,始终没有放弃,不愧于一代忠良的代表,千古留世的佳名。

我们又何不须像他一般呢?我们是鲜衣怒马的少年,有着无限的少年意气,理因为我们的理想奋斗,永不言弃。

坚持固然很不容易,但是只要心中有梦,勇于追梦,胜利之花已然绽放在你面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