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一声

那时一声悲叹,那时一声感慨,那是一声无奈,那是一声豪情。我站在易水河畔,望着荆轲辞别太子丹,站在一叶扁舟之上,双手抱拳,吟唱那难忘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志雄歌。
那是一个凄凉的早晨,江面上还弥漫着大雾,远远望去,只看到那还未熄灭的灯火在雾中摇曳。从那里传来一阵对话声,走上前来,才发现一位身着素衣的男子立在船头,他便是荆轲,目光中流露出了坚毅和果断,还有一丝丝的悲凉。再往岸边一看,有一位身着华服的男子面对着他,说着,便将系在腰上的青铜利剑赠与荆轲,荆轲用双手接住了剑,表情开始凝重起来,因为他知道,接下这把剑,便意味着自己已经站在生、死两扇大门面前,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若是此次刺杀成功,荆轲将名垂青史,帮助太子丹重振燕国的昔日雄风,或许最终能够兼并诸侯,一统天下之大局;若是失败,荆轲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而且燕国将在秦国统一天下,吞并八荒的路上成为一个铺路石。
此时,一股悄怆的箫声响起,这刺入肌骨的寒冷更加透彻,雾并未散去,反倒是开始下起了寒雨,雨不仅在江上引起阵阵涟漪,更是下进荆轲的心中,扰乱了这萧瑟的箫声,这本是凄凉的气氛似乎更加令人心寒。荆轲的心中感慨万千,自己抛妻弃子,舍身取义,为的是什么?是为国为民,反抗秦王暴政。这些思绪冲散了那儿女情长,留下的只有那徘徊在易水之上,永不消逝的千古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贾岛有诗云:“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荆轲,用他的故事,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忠心,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于那苦受战争残害天下苍生。他是一种精神,一种怜系天下苍生的精神,即便没有成功刺杀秦王,但那一声“风萧水寒”,却久久令人难忘……

 

《难忘那一声》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