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土灶的印象—–薛佳莹

每日傍晚伴着西阳的余辉,乡村中总会缓缓升起一缕有一缕炊烟,这是土灶清雅的杰作。

土灶一般建在厨房的一角,紧靠窗口下,灶台中间并排放置两口大小不一的铁锅,靠里边的是用来煮猪食的,靠外边的是用来炒菜做饭的。一根烟囱直通屋顶,每到做饭时分,整个村庄弥漫着阵阵佳肴的芳香。

我的外婆家也有这样的土灶。每天清晨,外婆总是早早起床,在土灶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早餐虽然只有清粥和鸡蛋,但那却依然有滋有味。

锅中撒上几碗米,倒上几瓢水,再在米间埋几个鸡蛋,最后盖上木质的锅盖。外婆做完这一切后,转向灶膛开始烧火。

烧火的干柴是水稻的稻杆。轻划一根火柴,微弱的火光在清晨凉爽的风中摇曳。点燃干柴,星星之火瞬间形成了一大团火,外婆便迅速将它塞进灶膛。顷刻间,灶膛内火光熊熊。窗外的炊烟袅袅升起,窗内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外婆的脸,显得那样祥和而宁静。

木质的锅盖上腾起一阵阵“白气”,早餐好了。打开锅盖,粥的清香飘散开来。

“土灶中烧的粥最好吃了!”每次尝到美味的清粥,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赞美起来。外婆说,粥好吃的原因是稻杆和木质的锅盖,稻杆吸收土壤的养分,锅盖吸收了饭菜的香气,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孕育出虽然平淡但却美味的佳肴。到现在,我还很怀念土灶所制的独特美味。

“人生有味是清欢”——这便是乡村,土灶留给我的记忆和印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