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论文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意象。它给情思一个载体,主要是作者用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简单来说,就是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光靠你在哪里直接抒情是没有用的,那样显得太苍白,太虚了,找不到感觉,所以我们要找一个实物来寄托情感。通过写这个有形的东西,便可以引出无形的感情,且要让人理解,才是真正的寄托对了物。[……]

继续阅读

意象小论文——孙常林

意向是一种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它使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干点什么,但对于为什么要这要做、怎么去做都还是不大清楚的。意向也许很快会消失,但也可能作为动机产生的一个阶段而转为意图。运用在散文的创作中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从而使抽象的情感更加真实。具体作用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许多散文都用到了意向,《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我选的典型的代表。 这把锄头亦是文章的线索,把文章散碎的内容串成一个整体,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流露出真情。 《一把寂寞的锄头》中,这把寂寞的锄头既是文章的“意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载体。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 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注。 通过作者对锄头的看法的变化,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看法的变化。在作者小时候,父亲对锄头充满了信赖和敬重,希望通过锄头,通过辛勤的劳作创造富足的生活;在作者十二岁时,沉重的家庭负担让父亲带着对锄头的无限依恋与无奈,逃离乡村去城市谋生;但是,父亲对锄头始终心怀眷恋,始终有一把锄头挽救的心结,对锄头、对农村的爱从未改变。我得父亲的解析亦是我的成长历程,一是时代的发展变迁的见证。作者并未把情感写在字面上,确使得文章感情愈发真切,真情实意流露在字里行间之中,更加深日人心,增强了文章被表达效果。[……]

继续阅读

《散文的意象的认识以及运用》——徐睿

散文,在我的意象中是形散意不散的文体。这类文体要想写好应该可以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一篇好的散文所真正要描写的往往只是一个瞬间,一个定格,某个瞬间情感的喷涌。我想,这些瞬息的感受要想用几百乃至上千的文字记录下来,是十分考验作者的事情的。况且,一篇能够称得上散文的文章,所要求的又不仅仅只是完整叙述自己的志向亦或是意趣,还要求把所有的语言诗意化,把所有的瞬时的感情放久拉长,横向拓宽,把一个瞬间的事情赋予到几乎一个时代的意义。而这,就必定要借助到意象的运用。[……]

继续阅读

浅谈散文意象——周宇杰

意象,通俗地来讲,可以称作载体。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散文的创作过程中一般都会用到意象,意象用的好与不好,也关系到了散文的好与坏。像一些大家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矛盾的《白杨礼赞》都很好地运用了意象,深切而又不失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是可谓寓以理,寄以情。[……]

继续阅读

评自身文章的意象——徐秋雨

意象这个词听起来太过飘忽不定又太过深测遥远,每一篇好文章的着眼点不仅仅在选材的新颖和自身语言的精炼,更在于整个文章作者所有表述的中心所在。我认为若是太过简白的直抒胸臆往往使人觉得文章不需精读也无深讨之意,太过平淡 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和批卷老师的分数关,由此意象便是文字的魂所在,是一篇好文章的雏形和影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