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评书,我爱上读书——初二(7) 詹研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我看来,书是有灵魂的,我阅读书籍就是与书的灵魂之间的沟通。然而促使我爱上读书的,却不是“善读”,而是“善闻”。

妈妈给我买过一只小音响,她为了增大我的阅读量,便把各种名家名篇的评书录音拷在里面,用声音的方式给我心灵上的启迪和净化。也就是从那开始,我尝到了读书的滋味。[……]

继续阅读

补——初二(7) 詹研

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在歌厅里照得我眼花缭乱,震天响的音量从游戏厅震颤着我的耳膜,还有头顶上亮得让人眩晕的日光灯,无情的把我笼罩在他所谓的光明之中。

这一切的一切看似光明,看似高科技,但我难道不能离开这个高科技的电子时代,去听听树木的呼吸声,看看那天空中变幻的白云吗?是该给自己补补了。[……]

继续阅读

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林灵

在我家的储物间有一台缝纫机,放了很久,上面积满了灰。听母亲说,那是外婆出嫁时的嫁妆。
缝纫机的外形在我看来尤为不喜的。笨重、老旧,根本比不上如今的新新事物。所以在它来到我家时,我对此不屑一顾。就这样,他在那沉寂了许久,直到有一天……
那天,
早归的我慢悠悠地走回家,在快到门口时,忽地听到一连串[……]

继续阅读

成语新说之“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是出自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在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只珍珠,他想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木兰香木做[……]

继续阅读

补————陈磊

鼻尖突然掠过一丝清香。

我仔细嗅了嗅,发现香气中夹杂着些许桂花淡淡的幽香。正疑惑着,金秋十月已经逝去,桂花也已凋零,为何还存有它的幽香,倏而抬头,望见了他。

他,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三轮车车夫,一身藏青色的军大衣,藏青的围裙。岁月这个神偷,无情地偷走了他的年轻,健壮以及他的黑发。[……]

继续阅读

秋天之美——曹炘玉

秋天之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题记
秋,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对此各抒己见,却离不开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萧瑟感,它没有夏季的炎热,也没有冬季的严寒。
提及它,便会令人想到“枫”,大自然有如世界万物的载体,它报告着每一个季节的到来!
最初,让我引起注意的是,每日上操时小路上的一棵枫树,从[……]

继续阅读

补——曹炘玉

秋天之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题记
秋,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对此各抒己见,却离不开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萧瑟感,它没有夏季的炎热,也没有冬季的严寒。
提及它,便会令人想到“枫”,大自然有如世界万物的载体,它报告着每一个季节的到来!
最初,让我引起注意的是,每日上操时小路上的一棵枫树,从[……]

继续阅读

“幻想“进行曲——曹炘玉

幻想进行曲
相遇的美好,从这里起航,也从这里结束—湖实中
偶尔被这烦躁无味的“三点一线”学习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瞟一眼窗外,蓝天依旧映衬着小鸟,时间依旧不等人,只能匆匆追赶它的步伐,不禁想起以后的生活,一年后的我们是否会这样:
纸上“沙沙”的写字声如“雷声轰鸣”,刺激的大家的耳膜,“某某某,你的[……]

继续阅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算是江北。可是在古代众多文人墨客眼中,扬州也算是江南,甚至是比江南还更富江南韵味。

扬州啊,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倒也想坐一条船,在烟雨朦朦的江上欣赏沿途风光,体会一下李白的心境。却是做不到的,怕这不过是一个妄想罢了。

母亲[……]

继续阅读

课堂感想

前几天上的语文展评课的课型很独特,是让同学们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然后挑出了优胜小组上台讲题。然后讲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紧张与不自然。自己也想上台展示,但是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够强,或者是其他能力也不够别人强,让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在台上侃侃而谈。当然,我也看到了别人为这次课付出了很多,每天去备课,我们在教[……]

继续阅读

正是夏日,那天傍晚,天空灰蒙蒙的,尘烟四起,一股汽油味就钻进了人的鼻子中。电瓶车驶在柏油路上,“啪”的一声过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爸爸骑电瓶车带我回家,结果车胎爆了,推了一整圈无修车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修车店,里面的老板去还要半个小时才回来。我朝那遥远的南方一看,灰蒙蒙一片,小颗[……]

继续阅读

课堂感想——赵峰

课堂感想

“语文是什么?”“是一门学科呀!”小学时的我一定会如此回答,略带稚气。然而在现在,在经过了初二的洗礼后,我方才如梦初醒,才认识到语文,是多么灵动的生命。

过去语文课的学习,在我眼中最简单不过,浏览一遍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抛之脑后。不懂拓展延伸,不懂解析句意,不懂去阅读背景[……]

继续阅读